当前位置:首页>文章中心>产品资讯>声屏障基础知识之人耳对噪音的感觉

声屏障基础知识之人耳对噪音的感觉

发布时间:2023-11-18 点击次数:407

       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的一个说法:人类对事物的感觉,不论是视觉上或听觉上的,都依循一些原则。在这些原则下,我们倾向于根据个人 以往的体验和接收到的感官资讯,把我们的感官世界组织成最简单的模式。

         在听觉方面,我们亦会倾向于把听到的声音归纳为不同的事物或作分类,以及使用分类的原则帮助我们从不同的声音中留意到我们感兴 趣的声音。于是,我们可专注独特的噪音源,并从背景噪音中分辨出某些声响。

        精密的人类耳朵不但可察觉到总体的声压级变化,亦能够察觉声压级远低于背景噪音的声音。 纵使对声音强弱的感觉因人而异,研究显示如声压级增加10分贝,声响会大约等于二倍的强度。同样,声压级如增加20分贝,人类耳朵 便会感觉到声音的强度增加了四倍。

        噪声级为30~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;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,由于休息不足,疲劳不能消除,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;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,造成心烦意乱,影响工作效率,甚至发生事故;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,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。

        0分贝是人们刚刚能 听到的最弱声——听觉下限,10分贝相当于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。30~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。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。70分贝以上会干扰谈话,影响工作效率。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,严重影响听力和引起神经衰弱、头疼、血压升高等疾病。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噪声环境中,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,引起鼓膜破裂出血,双耳完全失去听力。为了保护听力,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;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,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,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分贝。

扩展资料:

        听力损伤有急性和慢性之分。接触较强噪声,会出现耳鸣、听力下降,只要时间不长,一旦离开噪声环境后,很快就能恢复正常,称为听觉适应。接触强噪声的时间较长,听力下降比较明显,则离开噪声环境后,就需要几小时,甚至十几到二十几小时的时间,才能恢复正常,称为听觉疲劳。

        暂时性的听力下降仍属于生理范围,但可能发展成噪声性耳聋。如果继续接触强噪声,听觉疲劳不能得到恢复,听力持续下降,就会造成噪声性听力损失,成为病理性改变。这种症状在早期表现为高频段听力下降。但在这个阶段,患者主观上并无异常感觉,语言听力也无影响,称为听力损伤。

微信二维码

153 2439 7333